【新冠肺炎】疫情第3波壓力爆煲疑病不敢外出 臨床心理學家教6招紓緩繃緊情緒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0/08/07 16:40

最後更新: 2020/08/07 16:41

分享:

分享:

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,長時間保持「抗戰」狀態,身體更容易覺得疲累,更有機會影響免疫力。

新冠肺炎在港第三波爆發,疫情在各區蔓延。抗疫半年,疫情反覆出現,有人指心情像坐過山車,也有人說像看不到盡頭。面對多方壓力和負面情緒,到底會出現甚麼心理問題,今次爆發又會否更嚴重?讓臨床心理學家逐一講解。

第三波爆發多為本地感染,源頭不明、涵蓋範圍廣,更有餐廳、商場及辦公室群組。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(Daisy)指,這或對市民造成更嚴重的情緒影響。「好多個案都好近,身邊總有人或去過該區,變相更加人心惶惶,好多人較早之前已不敢外出。」

焦慮、不安的情緒爆發,市民擔心自己受感染,出現少許病徵就想做檢測。
 
緊張焦慮加劇  防疫措施做漏一樣都唔得
 
這段期間因情緒困擾而求助的人,Daisy指大部分為20至45歲,多為在職人士。因時常外出,需與他人接觸,故憂慮倍增。除了黃大仙、慈雲山區居民,媽媽、孕婦都會特別擔憂。

有些人擔心到每日4時都看新聞,看確診人數和他們到過的地方,檢查家人有否去過。

另外再加強清潔程序,如步入玄關位就要馬上脫光衣服去洗澡,外賣要先在玄關位拆盒換碟。所有外來物都不可進屋,外出用過的袋會日日洗。

防疫措施做少一樣也不行,即使想出去,都不敢到街上,會在私家車上遊車河。此類行為模式反映心理壓力沉重,可能出現焦慮問題。

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,近月許多人面對需經濟、家庭等沉重壓力,疫情成情緒問題的誘發點。(被訪者提供)

壓力致反覆疑病  影響身心
 
長期緊張、害怕,防疫程序做漏一樣也不行,巨大壓力或使人少少病徵就疑病,甚至被每日的新聞消息影響作息。「確診數字一升,當晚就會睡得差。時不時為自己探熱,看看有否發燒,一有少許喉嚨痛、乏力的狀況,就會不斷思疑自己是否患病。」

Daisy補充,不斷擔心、監察身體,反而會令徵狀更加嚴重,或難以消退。因焦慮可使心跳加速、手震、肌肉繃緊,或頭痛胃痛、易累等,造成惡性循環。
 
何謂抗疫疲勞?長期「抗疫Mode」致情緒爆煲

從心理學角度看,當人面對威脅時,就會以「Fight-flight-freeze(反擊、逃走、僵化)」回應。疫症變成威脅,身體警報響起,便會花大量能量對抗。長時間保持「抗戰」狀態,身體更容易覺得疲累,更有機會影響免疫力。

半年以來,大家長期開「抗疫Mode」,其實好容易「爆煲」,變成抗疫疲勞。Daisy解釋:

敵人在前,擋一下就頂得住,但現已幾個月。期間更有些人面對經濟壓力,情緒已去到臨界點,要爆了。

又或是以為疫情變好,豈料再來一遍,像永遠都不會走,去到一個位覺得頂唔順。

負面情緒積壓、身心俱疲,Daisy指有人會不受控制地唉聲嘆氣,覺得唉一聲便舒服點,也有些人覺得「心口有嘢壓住,抖唔到氣」、「喉嚨被捏住」,甚至不能進食,覺得吃完隨時會嘔等等,繼續為避疫躲在家、不出門。

Daisy補充,大部分人會覺得無助、無希望,想法負面,但也有小部分人會因而不戴口罩,選擇甚麼也不做,抱「死就死啦」的心態。

有黃大仙區居民指,身邊人選擇保持距離,使其壓力更大。Daisy建議別將標籤放大,或認為自己被針對,有需要時可多做溝通,交代健康狀況。(iStock圖片)

常見徵狀靠3大準則辨症

Daisy指出3種病症,分別為適應困難、抑鬱症和經常焦慮症。最初階段,會先考慮求助者是否適應困難,即面對疫情突變、難以調適,疫情後徵狀會否消退?如生心理徵狀維持兩星期,常常覺得做甚麼都沒心機、不開心、較掹憎或集中力差,則有機會是抑鬱症。

另外,若憂慮較為廣泛,如除疫情外,更擔心經濟、社交等,同時難自控地花大部時間關注同一件事,肌肉繃緊、忐忑不安,此類情況若長達半年,則有機會是經常焦慮症。
 
至於如何判斷應否求醫, Daisy指可從幾方面觀察。「第一,可跟身邊同齡人士比較,自己的行為、情緒會否有異,例如無時無刻都想住疫症,或太高度戒備?第二,情況有否嚴重影響生活?另外是身體徵狀,如因太擔心而常常失眠?」

抗疫期間多留在家,伴隨住疫情帶來的煩燥、不安,易造成家庭衝突。(iStock圖片)

6大情緒健康tips
 
不少人的減壓方法為做運動、行街,但疫情下通通都不能做,令情緒屈在心中、缺乏出口。Daisy有以下幾個貼士,幫助捱過這場疫境。

1.保持身心健康,在家也可做運動,保持均衡飲食。

2.訂下時間表,作息定時。分清何時工作、學習,可找些一直想學的興趣,趁這段時間做。讓自己有些目標和成就,同時能分心,別太聚焦於疫症上。

3.與家人多溝通,協調家中空間、物件的使用,或生措施等,互相配合減摩擦。

4.如看太多新聞會感不安,可暫時避免收看,請家人覆述;若有不斷檢查體溫的習慣,可嘗試限制一天量一次,讓自己慢慢適應,別太緊張。

5.若跟家人、朋友傾訴後仍覺得無法紓緩,可致電熱或找專業人士幫忙。

6.若身邊人十分憂慮,可減少分享新聞資訊,切忌否定其情緒,先聆聽、後分析。

記者:吳霆俊